梦想并不遥远:“棒球孤儿”的人生弧线(图)(2)
时间:2018-07-30 16:38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飞鱼
“对于孩子而言,学会在挫折中成长极为重要。”孙岭峰深知赛场残酷,他希望孩子们早早具备面对挫折的勇气,继续向前看。“在这项运动里,能学会的不仅是技巧,还有生存。”最终,天使队以10:1取得了胜利。回到基地,经受挫折的小周,训练比以前更刻苦了。
如何帮助他们成长,是孙岭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“把孩子们带了出来,就要对他们负责,给他们最好的教育。”孙岭峰辗转多地寻找学校,但因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,公立学校很难接受,最终在南七家一所民办小学的帮助下,孩子们有了求学之所。上午上课,下午练球,五点半开总结会,六点半开始写作业,九点上床睡觉,作息时间规定严格。虽然只上半天课程,但孩子们功课从未落下,有些还名列班级前茅。
德育教育也同样重要。记者在基地的食堂,正好碰上午餐结束,餐桌上摆着切好的西瓜。“不能只顾着自己抢东西吃。吃饭要谦让有礼貌,以后出国,才不会被人笑话,听懂没有?”“听懂了!”孩子们的回答整齐而有力。
孙岭峰告诉记者,第一批孩子刚到基地的前半年,教练们将更多精力用在培养规矩上。“棒球对运动员的沟通、判断和礼仪考验都很高。但由于前期家庭教育缺失,孩子们身上有些不好的习惯,要花时间去纠正。” 他常把“学打棒球先学做人”挂在嘴上,孩子们更是把这句话抄在了书上。
午觉起床时间到,孩子们起床收拾床铺,被子叠成了豆腐块,开窗通风、打扫地面卫生。训练时间一到,孩子们立马前往场地,临走时不忘把刚刚围坐在记者身边的椅子收起来。
人生就像棒球,梦想并不遥远
雨渐渐停了下来,孩子们转到室外球场继续练习。不一会儿,几个孩子因接发球问题而找张锦新教练投诉。张锦新曾经是孙岭峰的教练,也是被他软磨硬泡请到基地的,孩子们的日常训练全由他负责,被称呼为“师爷”。张锦新从不要一分钱,“能带出几个国家队队员,我就知足了。”
孙岭峰在小学时曾去日本比赛,那一次出国对他的人生影响重大。所以即便资金再艰难,孙岭峰也会为孩子们创造机会出国参赛。“我的梦想就是去美国打大联盟。”谈起即将出国,刚刚还在吵闹的队员小鑫止不住向往。
小华却说:“家里穷,未来我想通过打棒球挣钱,上大学,改善家庭条件。”小华的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前五,他的课桌上有本读了一半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他想成为保尔·柯察金一样坚强的人。“我喜欢读书。妈妈因为家庭原因没能参加高考,哥哥又辍学,如果我能以棒球特长生进入大学,就帮妈妈和哥哥圆梦了。”午睡时,小华用塑料袋把运动鞋包起来放在了床头,他像珍视运动鞋一样守护着棒球梦。
给孩子们筑梦,是孙岭峰最初的起点和最终的目标。“我期待能培养出棒球场上的姚明”,其实,哪怕基地中没有走出“姚明”,从接上第一个孩子起,孙岭峰就为他们的未来想好了出路。“有进入国家队甚至是去美国职业联盟的苗子。如果去不成,还可以考大学,也可以从事棒球教育工作,中国棒球还处于起步阶段,需要受过系统训练的教练。无论哪一条出路,棒球都是养活自己的看家本领。”
每个孩子每年至少花费5万元,加上外出比赛、聘用人员等费用,不到两年,孙岭峰掏空了全部家底,基地的许多设备,都是他向朋友化缘所得。他相信,等这帮孩子们长大了,有成绩了,人们就会相信此时此刻他所做的一切,是有价值的了。
天色渐渐阴暗,孩子们还在球场上不知疲惫地奔跑,他们或练习,或打闹,笑容始终挂在嘴角,但是,这个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基地,马上就要拆迁了,而新基地还没有找好。
基地墙上“人生就像棒球”的标语,依然醒目。
记者 曹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