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就是将我们脑海里所描绘的东西付诸实践。寻找可行的方法,并不断努力直至成功。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革新,而这样的革新又会创造顾客,帮助我们实现自己树立的高远目标。
这些革新的成果成为企业的秘诀,而且,这些秘诀又将被应用到其他商品的销售上。
革新的成果就这样不断发挥着作用,这一革新原理适用于任何部门,任何工作。
作为经营者,使我深受影响的一本书是由哈罗德·悉尼·吉宁著的《职业经理人笔记》。
在书中,他回顾了自己作为经营者的成功经验,他这样写道:“从终点开始吧。因为只要你设定了终点,‘为了获得成功该做哪些事情’就变得一目了然了。”
的确,经营首先要从设定作为终点的目标开始,因为这样才能让你明白自己到底该做什么。目标定得越高,为实现目标而做的事也就越具革新性。
以破釜沉舟的气势树立高远目标恰如革新之母,其结果便是创造顾客。
二、遵循惯例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
妨碍公司成长、发展的最大敌人就是“常识”。
当我们长久处于一个行业、一家公司、一项事业之中时,不知不觉地就会把现有的状态当作“常识”。这样的话,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设定出一些条条框框,比如认定:
“摇粒绒应该由登山服和户外服厂家生产。”
“HEATTECH这类商品应该在体育用品商店销售。”
“BRATOP(内置罩杯内衣)这类商品就是内衣”等,而这样想的结果就是压制了自己的潜力。
但是,这些条条框框是由谁来决定呢?是否有什么国际规则规定了必须那样做不可呢?
并没有这样的规则,这些都只不过是各行业或各行业的公司自己认定的,或者是为了划分生存空间而根据自身方便与否划出的条条框框。
这种条条框框的划分,并没有考虑到顾客。
那些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并无意义的事、给顾客带来不便的事,行业里、公司里的人或是从事某项事业的人却把它称为“常识”。
这样做的结果是,很多对顾客来说很重要的事我们却没能做到。
我常说:“行业是过去,顾客是未来,不要过分关注竞争对手,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顾客为中心展开经营。”
行业的惯例已经是过去的东西,遵循惯例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,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的公司才会有未来。
因此,对于那些所谓的“常识”,我们必须抱着怀疑的态度重新审视,比如“从顾客的角度来看,这样做正确吗?”、“从顾客的角度来看,非这样不可吗?”等。
此外,当我们站在顾客立场上感到不便或是产生了“要是有这种商品就好了”的想法时,当顾客问我们“有这样的产品吗?”时,就要反思:“我们是否因拘泥于公司的常识,而没能真正做到想顾客之所想呢?”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仅以一句“对不起”或“我们店没有这种商品”来草率应对,那这家企业就不可能有未来。
三、总是满足于低标准,离破产就不远了
经营者要想获得成功,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具备“质量意识”。
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怀有质量意识,即对“商品质量”、“服务质量”以及“所有输出端的质量”等都要树立高标准,这才是经营。
质量的标准是以“是否真正有益于顾客”来界定的。我希望我们组织机制中所有工作的标准都依此制定,并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质量标准,绝不妥协。
为什么我们要注重质量的标准呢?这是因为“顾客是很挑剔的”。
我们试着换位思考一下,就能马上明白,顾客一旦把某样东西拿到手,体验过后,就有了自己的标准,从此,他们将以这一标准对商品进行衡量。
而且,渐渐地顾客将不再满足于现有标准,而去追求更高的标准。在希望获得的标准得到满足后,又会去追求比其更高的标准。
顾客的标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提高的。
例如,现在日本百元店的商品质量非常好,有些商品甚至会让人怀疑:“这样的东西100日元能买得到吗?”如果哪家公司以“100日元的东西,这质量就不错了”的标准来经营,那它必将破产。
在当今这个时代,如果不具备真正的高标准,就随时有可能被淘汰。
我们说要树立高标准,但这个标准并不是“便于自己实现的标准”,请大家一定不要误解。